指责柴静美国生人,实际是一种极端的爱国主义。没必要。爱国,和持什么户口爱国,不算是纠结的事。纠结的是,柴小姐成了“腹移民”的代言人。
柴静挺有意思的,“突然”去美国生了个孩子。在那个一星期都不用擦鞋、不丢自行车,也没有乱轰轰广场舞的地方,蓝空如洗地生产,一点错都都没产生。相信她此举也有“毅然”的成份。冰雪聪明的女子,不可能想不到,被一大堆人看为“爱国公知”的她,将自己的孩子“腹移民”成美国人的敏感性。但柴静决然而行,她当时应该是这么想的:“反正社会早就没有了朱自清!”
如此搞得飞流直下三千尺,公众印象由“高大上”变成了城市小资,落差太大,既不是建设庐山瀑布,那就挨骂难免。中国这样的大国,民粹主义者大有人在,极端爱国的人那也是漫山遍野地。他们会对此事耿耿于怀,不说不快。
柴静本质上,算不上“公知”。公知是个莫名其妙的词。普世的道理,大家从小学的五讲四美三热爱,就可以知道,没必要课后再让人教导。所谓公知,只不过是把这些人类美好的道德结晶,在媒体上复述几遍罢了。柴静“看见”,大家也看得见。由此而说,与其封柴静为公知神,不如腻称她为“代言人”:把大家心知肚名的话,想说又懒得说的话,找不到地方说的话,找个影响力平台,表达出来。
代言人这个定性,就远远区别于“公知”这个角色了。它可以从某一方面解释,柴静为何“摒弃”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,不远万里地、英勇无畏地为美国增丁加口。这实际上和明星广告代言一样:今天我代言这个产品,我就为你操心;明天我不代了,我干我自己活的去了。谁还管代言人,是不是一辈子要开这个车,喝这水,上这个保险。柴静在生孩子前后,不代言你们这些屁民了。生她自己的孩子,潇洒绰约,是人家的自由。
由此,开个玩笑地说:柴静赴美生小朋友,证明她目前,是中国的那些兴致勃勃地涌向美国户口的城市小资的代言人。没有广告费,媒体不请自到,成本之低和效率之高,都不是“嘀嘀”和“快的”能比的。小柴没错,换个身份而已。
当然,生孩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。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祝贺。